我之前每天给自己规定的午休时间是1h20min,因为如果闹钟定短了,会担心自己还没睡着闹钟就响了,但是这个时间太长了,每次都睡的太死,而且经常睡过头,一睡就是两三个小时,起床后精神还不好。
现在定的是40min虽然今天没有问题,但是之前我也设置过这个时间,一次没有睡着下一次午休就会担心,后面就会恶性循环。
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作息。纠正作息的方法是否是强制设定一个睡觉起床的时间呢?还是说要循序渐进地提前。
以上疑问还望师父和师兄们解惑。
谢谢大家。
南无阿弥陀佛,您好,吉祥如意。
有一句话叫做“精满不思淫,气满不思食,神满不思睡”。
那么“精气神”的关系,炼精化气,聚气凝神,炼神还虚。而这三者,想修你的精满,一定要从所谓的呼吸开始。道家管这个叫“吐纳”,佛教管这个叫“安般”。也就是说,由呼吸开始,修你的精气神,一直达到不思淫、不思食、不思睡的效果。
那么现在,于我们一般人来讲,于老百姓来讲,可能对于休息,认为的是睡一觉。其实睡觉,我们现在发现,分成浅层睡眠和深层睡眠,而在深层睡眠的状况下,也就是佛教所说的“休息”,休到那个“息”。
什么叫“息”?我们呼吸:一口气出去,吸气,一口气进来。呼和入(呼和吸)之间的那个短暂的不呼不吸的状态,叫做“息”。那么这个叫做“出息”——呼跟吸之间的。那么吸气的时候吸满,到出去之间,也有一个“息”——叫做“入息”。
得了这个“息”,就是说能够安住在这个“息”上,才是于我们身体真正的休息。
而这个时候,您会发现,我们的身体,包括我们的意识,一定是意识带动着身体呼吸。也就是说,你脑子里面有很多要想的事情的时候,需要耗氧,需要耗能量。循环系统,血液得工作;呼吸系统,气体要出出入入地去交换。而当你得了净念的时候,当你脑子里思惟的速度慢下来的时候,也就到了佛教所说的修证次第的“气住脉停”,不呼吸,不喘气儿,心不跳。
而现在对于您,中午休息的这个方法,您现在中午睡一觉,睡少了呢,得不到这个“息”,进入不了深度睡眠,反倒会睡完了觉得困倦……而如果说得到了深度睡眠,它又不是晚上正儿八经睡觉的时候该去深度睡眠,那可能睡醒了之后,也会发现更晕头更疼……
也就是说,通过睡午觉这件事情,中午得休息,对于我们来讲,其实并不是最优解。
那么于您来说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