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父您好!我想请教《论语》里“本立而道生”这句的更多含义。感恩师父!

文章封面

『有子曰: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鲜矣;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;孝弟也者,其为人之本与?』

因此,大家要知道,学问的根本是什么呢?“君子务本”。文学好,知识渊博,那是枝节的,学问之道在自己做人的根本上,人生的建立,内心的修养。所以“本立而道生”,学问的根本,在培养这个孝悌,孝悌不是教条。换句话说,培养人性光辉的爱,“至爱”、“至情”的这一面,所谓“孝弟也者,其为人之本与”,他说这个是“人”的本。至于什么是“仁”,下面有一专篇,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它。
这个“仁”,就是孔子做学问的最高目的。”

—《论语别裁》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师父好!
关于“本立而道生”这一句,《论语别裁》里解释了“本”是广义的孝悌,是“培养人性光辉的爱”,我理解就是您说的把众生装进心里,也是本老说的“发大心”,对吗?
这句里的“道生”的“道”,《论语别裁》里没有说得很明确,我看南公开示的意思是这里的“道”指得是“仁”。我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佛法修行里的“见道”呀?
因此想要在修行里有所成就,离不开孝悌和广义的孝悌,也就是大爱众生,这是从观苦来的,也是去干出来的。
祈请师父的开示!
感恩师父!
南无阿弥陀佛,孩子好,吉祥如意。

特别好的一道问题。

首先,熙哥的答案我看到了。熙哥真的是一片菩萨心肠,一片满满的、深深的、沉沉的、热热的慈悲心。

为什么会这样?爱出者爱返,福往者福来。

在这些师兄里面,恕我冒昧,您的年龄不算是最年轻的,多多少少地在精进上、在智慧上、在努力上给我们做足了各种各样老大哥的表率,这就是“悌”。

什么叫做“孝悌”?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,但得本,莫愁末……

所谓的“道”,道是副产品,道是果上的东西。“本”得到了,那么果上的东西……种子只要种在地里了,生根了、发芽了、开花了,你不怕、不愁它不结果……

所以有一句话,佛教里讲叫做“但得本莫愁末”。

“孝弟也者,其为人之本与?”这是个反问句,孝悌就是做人的根本。

什么叫做“孝”?孝敬爹妈。
什么叫做“悌”?兄友弟恭。

爱兄弟、爱爹妈,推而广之,爱众生。

所以在这个地方,他讲到了说,作为君子来讲,你守住了你的孝悌、你爱众生,你的道业,或者说你的“道”,就成就了。这里的“道”,我们理解为“仁”,没有毛病。

那么现在回过头来看您的问题——

“解释了‘本’是广义的孝悌,是‘培养人性光辉的爱’,就是说把众生装进心里,本老所说的‘发大心’,对吗?”

对。

回到烧施法来讲,就是饶益有情。根据众生所在的不同的次第、根据他的智慧福德,用我们的智慧禅定,去饶益他、去利益他。

这句里的“道生”的“道”,没说的明白。南公的意思这里的“道”,指的是“仁”,儒家讲叫做“仁”。

“我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佛法行者里的见道?”

可以理解为般若。

佛法里的“见道”,见什么?见般若、见自性。那这个地方如果咱展开,六祖所说,“何其自性能生万法,何其自性本自具足,何其自性本不生灭”……就是见到我们这个如来智慧德相,见到我们本自具足的、和佛无二无别的无上智慧禅定。

因此,想要在修行里有……